历史上,任何一个皇帝都害怕臣子图谋叛逆,这对于皇权的稳定和江山的稳固大大不利。因此,古代皇帝十分重视臣下是否忠心,对臣子图谋叛逆的行为决不容忍。谋逆罪可以说是古代的重罪之一,触犯者多被处死。正因为如此,很多弄权营私的小人都借用这一点陷害忠臣,其中在明朝历史上,一名臣拯救明朝,因拥立新帝被诛杀,士兵打开一间密室后声泪俱下。于谦,字廷益,与岳飞、张煌言并称“西湖三杰”,著名的《石灰吟》就是他的作品。于谦年少时,曾有高僧预言说,他将来会成为一代名相,拯救时局。于谦为人刚正不阿,一身正气。他年少时勤奋好学,志存高远,却因在科举考试中不阿谀奉承而没有名列前茅。空有状元之才,却屈居三甲。1462年,汉王起兵叛乱,于谦跟随明宣帝亲征乐安。于谦细数朱高煦的恶行,言之凿凿。
明宣帝十分赞赏的他的行为,回朝后,即任命他为兵部右侍郎。于谦在河南等地时,微服私访,探查民情,他深感百姓生活疾苦,不惜得罪朝廷权贵,向皇帝申诉百姓的痛苦,致使很多奸官污吏受到处罚,于谦也因此树敌众多。宣宗朱瞻基在位时,三位大臣杨士奇、杨荣、杨溥主持朝政,他们三人都非常重视于谦的见解。正统年间,明英宗朱祁镇宠信太监王振。王振借此契机作威作福,干预政治。正统十四年,瓦刺大汗举兵进攻明朝,皇帝朱祁镇受太监王振的蛊惑,决定亲征北疆。出兵途中,王振指挥不当,朝令暮改,反复无常,导致明军惨败,精锐部队全军覆没,英宗也被俘虏。国不可无主,英宗被俘后,朝野大乱。这时,于谦站了出来,他斥责要求要求南迁的大臣,征调军队和粮草保卫京师,他严密的计划使得群臣逐渐安定。后来,朱祁钰任命他为兵部尚书。
展开剩余48%不久,也先攻打明朝,于谦亲自带队保卫京师,与也先誓死一战。将士们背水一战,戮力同心大败敌军。战后,于谦拒绝了皇帝的封赏,并加强了北方地区的防守。于谦性格刚正不阿,廉洁正直。科举时,他不为名次成绩阿谀奉承,微服私访时,也不惧贪官污吏敢于直言。哪怕是后来他做了大官,立下大功,也一如既往。成语两袖清风就出自于谦。于谦朝会时从不贿赂王振等人,写下“清风两袖朝天去,免得闾阎话短长。”的诗句以表心志。然而,就是这样一位刚正不阿,廉洁奉公的好官却被奸人诬陷,以谋逆定罪,被斩首示众,不得善终。
于谦死后,士兵在抄家发现,于谦家里没有多少钱财,其中打开一间密室后,发现全部都是皇帝御赐的宝剑玉器。于谦一生鞠躬尽瘁,最后却落得此等下场,在场兵士无不落泪。后来,于谦沉冤得雪,被追封为光禄大夫,谥号肃愍,赐在墓建祠堂。于谦才是真正的为民请命的好官,他廉洁正直,不畏权贵,是真正的救国忠臣。“粉身碎骨全不顾,要留清白在人间。”是对他最完美的写照。于谦之所以最后被杀,是因为他要再立新帝,他的行为威胁到了朱祁镇的权威,所以他被杀。于谦与岳飞都葬在西湖之畔,清代袁枚称赞说:“赖于岳于双少保,人间始觉重西湖”
发布于:天津市